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史前及先秦美术-先秦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浏览 网友供稿 投稿

 一、青铜器艺术

1.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

(1)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晚期,就出现了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

(2)夏、商、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有青铜时代之称;

(3)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地位下降,仍出现了许多有时代特色和突出水平的作品。

2.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即“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具体有模铸法、失蜡法、焊接法、冷锻法和热锻法等,并应用了金银错、蚌泡镶嵌、髹漆彩绘等新型装饰工艺。

3.青铜器的品种和用途

(1)礼器

① 炊煮器:鼎、鬲、瓶;

② 食器:簋、盂、簠、豆;

③ 酒器:觚、爵、觯、斝、尊、卣、壶、觥、罍、盉、瓿、方彝;

④ 水器:盘、匜、鉴。

(2)乐器

铃、铙、鼓、钟、铸等;

(3)兵器

钺、戈、戟、矛、刀、胄、镞等;

(4)工具及车马器

辖、马衔、銮铃、炉、灯、带钩等。

4.青铜器礼制

(1)商代包括鼎、鬲、觚、爵、斝一套,规模不等,后期的等级差别逐渐拉大;

(2)西周中期以后主要以鼎、簋组合,中原用奇数,南方用偶数, 簋都用偶数,并有了对青铜器礼制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依次递减;

(3)东周时出现低等级的统治者使用高等级青铜器(即所谓僭越) 的情形并逐渐成风。

5.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发展

(1)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① 青铜器的发展

发展初期,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

② 纹饰的发展

纹饰尚不发达,1981年二里头墓葬出土的青铜兽面纹牌饰,上面用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纹图案,工艺精美,色彩华丽,引人注目。

(2)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① 青铜器的发展

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

② 纹饰的发展

前期青铜器以饕餮乳钉纹方鼎(图1-20)为代表作;后期,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人面纹、动物纹等纹饰,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图1-21)、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图1-22)为代表作。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① 青铜器的发展

沿袭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武王征商簋(图1-23)、伯矩鬲(图1-24)可视为西周早期青铜器之杰作;中后期,出现簠、盨、匜等新品种。

 

(西周前期 通高33厘米 青铜 北京房山琉璃河黄土坡出土)

② 纹饰的发展

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带状花纹增加,流行夔纹、鸟纹、波带纹及瓦纹等,长篇铭文习见。代表作是毛公鼎、大克鼎及史墙盘等。

(4)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① 青铜器的发展

青铜冶铸业不再为周王室所垄断,形成不同的地区风格,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工艺,蟠虺纹大铜禁及“王子午”列鼎(图1-25),标志着失蜡法铸器的卓越成就。

 

 

 

② 纹饰的发展

流行蟠虺纹与蟠螭纹,河南出土的莲鹤方壶(图1-26),具有社会大变革的艺术特色。

(5)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① 青铜器的发展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② 纹饰的发展

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广泛流行。

③ 代表遗址

洛阳金村出土,今藏日本永青文库的错金银骑士刺虎纹铜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图1-27);

湖北曾侯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大型铜编钟。

 

 

二、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

(1)铜铸人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立人像,头戴华冠,双目纵突、大耳宽嘴,身着云龙纹的左衽长袍,双臂上举,赤足立于兽面纹的覆斗形方座上,威武肃穆。关于铜像的身份,一种认为是主持祭典的巫觋, 另有推测他是政教合一的蜀王,还出土了与真人等大的青铜头像和人面像数十件,内有一件横径134厘米的特大神面像(图1-28)。

 

 

(2)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

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猛虎噬鹿铜器座(图1-29)和错银双翼神 兽,前者将动物生死相搏的情景浓缩在不大的尺寸中,惊心动魄,刻画细致;后者有镇墓守护神的意义,可能是汉飞廉”以及陵前瑞兽“辟邪”、“天禄”的前身,还有湖南安化的猛虎噬人卣(图1-30)。

 

 

2.陶塑

(1)夏代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陶羊、陶虎、陶龟及陶蟾蜍等,使用捏塑加锥划的方法,形象朴拙,特征鲜明。

(2)商代

殷墟出土的陶塑戴枷男女奴隶像(图1-31),“表露出坚强不屈、昂首激愤的大无畏气概,使人们从极简括的形象中,感到可贵的反抗精神,因此值得珍视。”

 

(3)西周

陶塑甚罕见,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成都青羊宫遗址出土的捏塑陶虎,周身刻画斑纹,作虎视眈眈、昂首呼啸状,颇为生动。

(4)春秋战国

山东章丘战国中期墓出土一组彩绘乐舞俑,咸阳塔尔坡战国晚期秦墓出土的一对陶塑骑马俑,表明战国中晚期陶塑艺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为此后陶塑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3.玉石雕刻

(1)商代玉雕

① 人物玉雕

妇好墓出土的一件黄褐玉坐式人像(图1-32),头顶盘辫戴冠,腰后佩宽柄形饰物,神态倨傲,有的研究者推测为墓主人妇好的形象。

② 动物玉雕

在安阳侯家庄1001号大墓及小屯妇好墓,有石虎座、石虎、石鸟嘴兽、石卧牛(图1-33)、石小象、石蝉等品种,皆用大理石雕成。妇好墓出土玉龙、玉虎等作品,形象简洁,造型庄重,色泽优美,十分耐 看。

 

③ 玉石雕刻特点

a.造型简洁,讲究对称,结构紧凑,体积感很强; b.圆雕、浮雕通常与线刻紧密结合;

c.若干装饰花纹主要体现时代习尚,与特定物象无必然联系; d.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庄重威严,富有神秘色彩。

(2)西周玉雕

① 玉石雕刻特点

沿袭商代风格,但圆雕作品锐减,片状平雕作品增多。

② 代表遗址

a.洛阳出土的戴枷玉人;

b.宝鸡茹家庄、山西曲沃及长安张家坡出土的鹿、牛、虎、蚕等平雕动物;

c.5年长安沣西出土西周的兽面玉饰,为解决同类作品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春秋战国的玉石雕刻

① 玉石雕刻特点

向精雕细刻方向发展,神秘色彩减弱,夔龙形玉佩多数饰有蟠虺纹及涡云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矫健自如。

② 代表遗址

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的战国石卧牛,呈扭头蜷腿打滚状,标志着战国雕刻已突破商代追求左右对称的造型程式。

4.战国木雕

(1)木俑

制作日渐兴盛,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出土最多,或以单块木头雕成,或用榫卯结构拼接手臂,姿态有立有跪,对象多属侍仆与歌舞伎,俑身或施彩绘,或着绢衣。

(2)木雕动物

湖北擂鼓墩和江陵拍马山出土的彩漆木卧鹿、江陵望山的彩漆木雕禽兽座屏等最为出色。信阳、江陵等地出土的彩漆木雕镇墓兽,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绘画艺术

1.先秦壁画

(1)商代

殷墟小屯曾发现壁画残块,以红、黑两色在白灰墙上绘出卷曲对称的图案,有装饰趣味。

(2)西周

郭沫若的考释,西周初年曾有《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的壁画创作(郭沫若:《矢簋铭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 期)。

(3)春秋战国时代

壁画创作尤盛,凡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皆以壁画为饰。战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天问》,是诗人参观楚先王宗庙壁画后所作。依据《楚辞·天问》的172个疑问,可知楚国庙堂壁画绘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象等浩繁的内容。

2.战国帛画

(1)肖像画

① 代表作品

a.《人物龙凤帛画》(图1-34),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b.《人物御龙帛画》,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神情潇洒、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巨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② 肖像画特点

a.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 b.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c.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2)帛书

长沙楚墓还出土一幅带有神怪图像的帛书,亦称缯书(图1-35), 居中约900字,方向颠倒,论述天象与灾异的联系,涉及神话及传说人物;四角绘有青、赤、白、黑四色的树枝状植物;四周共绘十二个月神像,各附一段文字,记载宜忌,月神像采用兼体造型的手法,以超现实的组合表现超自然的力量,突出地体现了战国时代楚国玮奇诡谲的艺术风格。

(3)毛笔

长沙左家公山和信阳楚墓出土毛笔,用兔毫制成,与现今使用的毛笔大致相同,提供了战国绘画工具的实物资料。

3.战国漆画

(1)湖北曾侯墓

彩漆内棺两帮,描绘了方相氏率领神兽执戈驱疫的傩仪图及众多神怪的情景;漆木衣箱盖,绘有星宿和神话故事;鸳鸯形漆盒描绘着生动活泼的撞钟击磬图与击鼓舞蹈图。

(2)湖北荆门包山大冢

绘有人物车马出行场面的楚漆奁(图1-36),这个漆奁以黑漆为 底,用朱红、熟褐、黄、白等颜色,以平涂、线描与勾点结合的技法, 描绘了王室贵族纳聘迎亲的生活场景。它的特点有三:

① 表现世俗生活内容,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趣味和主题,被看作中国现知最早的风俗画;

② 构图把空间和时间混合表现,用五棵柳树,把画面分为五段,相对独立又前后连贯,构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适应横幅画面的欣赏, 是中国古代绘画最基本的构图处理手法;

③ 形象生动,能准确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神态,猪狗用笔较模糊,传神地表现出动势。

 

四、书法篆刻艺术

1.早期书法发展历史

(1)仰韶文化先民已经能熟练地运用毛笔;

(2)商代与西周时期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布局)这三个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书法初步形成;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进一步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形成了多样的风格,从稚拙阶段逐渐成长。

2.商代的甲骨文与金文

(1)甲骨文

① 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在河南安阳被发现,目前出土和收集的甲骨约有15万片,单字约五千多个,已经具备东汉许慎所说的“六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为后世的汉字奠定了基础。

② 甲骨文的内容

内容主要是是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时刻写的“卜辞”,负责书写锲刻的“贞人”(即巫史),也是专业从事书法的人,使甲骨文不但有较高的书写技艺,并随着商代的兴衰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③ 甲骨文的风格

甲骨文还处于汉字尚未定型的阶段,字的大小、长短乃至正反都极其自由,笔画繁简多变,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也不固定,异体字甚 多,还有两个字写在一起的合文,使得甲骨文自由活泼、天真烂漫、自然随意,具有后世规整的文字所缺乏的特殊韵味。

④ 甲骨文的书写工具

大部分是用尖利的工具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出来的(图1-37),但是商代的甲骨文都是先用制作精良的毛笔书写的,契刻是为了表示郑重和便于保存。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熟练应用,是书法艺术形成的重要前提。

(2)商代金文

中期出现了带铭文的铜器,但字数不多;晚期的铜器铭文字数渐 多,大多数金文是写刻在陶模上,然后铸造而成,与甲骨文风格有别, 但属于同一个文字系统,晚商金文的特点是笔画首尾尖锐出锋,中间肥厚,收笔处有波磔,笔势方折凝重,端庄古朴,不作过多的雕饰。

3.两周金文和石鼓文

(1)西周金文

① 西周金文的发展

西周的书法以金文为代表,种类和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商代,铭文也更为常见,字数也逐渐增多。在钟、鼎之类上有不少长篇的铭文,因此金文也称“钟鼎文”。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是目前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② 西周金文的内容和功用

金文完全取代了甲骨文的地位,内容更为广阔,更富于现实生活气息,具有书史的性质。金文比甲骨文更为成熟,从西周早期到战国,字形趋向规整划一,结构也越趋向定型,距象形图画越远,而离抽象符号越近。

③ 西周金文的书法风格

a.早期铭文

多为族徽文字或器主姓名,字数很少,笔画有明显的波磔,但线条已有了明显的粗细变化,布局渐趋齐整,开始注重行气与章法。代表作品是“大盂鼎”铭文(图1-38)。

b.中期铭文

大体相当于穆、共、懿、孝四世,长篇铭文增多,笔画均匀,饱满圆润,布局完整,字形结构较为简化,风格端庄质朴。代表作品“史墙盘”、“大克鼎”。

c.晚期铭文

延续了中期的书风并发展成熟,体现出多样的风格倾向。代表

作:“散氏盘”开后世“草篆”之端倪;“毛公鼎”和“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文字规范化趋势的高峰,对以后秦的文字和书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的金文

① 金文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而人们用以载文的材料和工具又不断丰富,有金、石、木、帛等多种,青铜器书史的作用和社会功能减弱。

② 金文的风格

a.金文风格明显加强了装饰性,代表作有“栾书缶”错金铭文; b.已经走向衰落,春秋时的金文出现了明显的地方风格;

c.战国时更进一步发展为各国字体不一,繁简各异,甚至一国之内也别体繁出。

(3)石鼓文

① 石鼓文的发现

我国正式的石刻文字始见于商代妇好墓所出石磬刻文,而先秦最有名的石刻文字则是石鼓文(图1-39)。它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四言古诗,记述游猎、行乐之事,唐初在陕西凤翔县境内发现,多数人认为它是战国秦的刻石。

 

② 石鼓文的风格

a.属于篆籀系统,结字严密,笔法圆劲,布局匀称,与虢季子白盘以及战国秦公簋等一脉相承;

b.象形意味更少,有的字体仍很繁复,保留着大篆的特点,但多数字已和后来秦代的小篆接近甚至相同,属于大篆向小篆变化的过渡形态。

4.其他文字

(1)盟书

会盟是春秋时诸侯和卿大夫间盛行的一种政治活动,通过盟誓仪式缔结的政治性文约叫作盟书,一般用朱、墨写在圭形的玉板或石片上, 又称玉简,主要见于河南、山西的诸侯墓葬中,如著名的侯马盟书。

(2)竹木简牍记事

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遗物为战国简牍,可以分为楚简和秦简两大 类。楚简出于湖北、江陵、湖南、河南信阳等楚地墓中,秦简以四川青川出土的已是古隶的“青川木牍”为代表。

(3)帛书

春秋时期已出现,和简牍并行使用,现发现最早的帛书是1942年从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盗出,现存美国华盛顿利尔美术馆的楚帛书,写有九百多字,字体为古楚文,用弹性的毛笔书写,接近后世的隶书。

(4)战国玺印

① 玺印的功能

玺印是权力和信用的凭证,用于文书、简牍及物品的封存、转移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盛行是当时行政组织职能的完善、城市经济的发达、赋税和生产贸易迅速发展的结果。

② 玺印的分类

a.朱文,文字凸起,也称阳文,朱文玺有的边栏宽阔; b.白文,文字凹入,也称阴文,白文玺多有界格;

c.朱白文相间的章法,表明玺的制作的成熟。

③ 玺印的形状

形状、大小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异形。

④ 玺印的内容

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

⑤ 玺印的制作

质地以铜为主,制作或铸或凿,工艺精细,也有一部分玉印。

⑥ 玺印的文字

除秦玺以外,都是古玺文字。古玺文字为了适应印面章法布局,往往要简化或复杂化、省略、变形和移位或造出新字,这对于文字的规范发展不利,但从艺术角度讲,印面章法极其和谐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⑦ 玺印的特点

战国玺印继承中国篆刻的优良传统,后世很难达到,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字体不尽相同,风格也有差异。秦玺发现不多,具有浓厚的小篆意味。

五、工艺美术

1.陶瓷工艺

(1)夏代

内蒙古敖汉旗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的彩绘陶鬲与陶罐明器,系在烧成陶器表用白、红两色描绘卷云纹及动物形图案,其年代为公元前18~ 前17世纪,相当于夏代后期。

(2)商代

① 白陶

以瓷土为原料烧成,器表和胎质都呈白色。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 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等仿铜器纹饰,器形有罍、壶、等,质地精 致,审美价值较高,西周后走向衰落。

② 青釉器皿

青釉器皿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以后的遗物表明各地瓷器发展很快。西周时期,青釉器有较大发展,分布地区也明显扩大,是瓷器最早的标本。

③ 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

a.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黏土,金属杂质含量多,而瓷器用高岭土,质地纯净得多;

b.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在600~900摄氏度,而瓷器达1200摄氏度以上,这就造成瓷器的胎体烧结致密,吸水性大大低于陶器;

c.陶器是素胎烧成,而瓷器表面挂有人工配制的玻璃质釉,与胎体一起烧成。商周青釉器已具备瓷器的基本条件,但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器。

(3)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常以仿铜陶器随葬,北方多用鼎、豆、 壶;南方则多用鼎、敦、壶,器表多施彩绘纹饰。此外,战国时期的中原及北方地区,还出现一种暗纹陶器。

2.玉器工艺

(1)玉器的发展

礼玉更受重视,它被赋予人格的色彩,成为礼制和最高伦理的载体,系统化为“五瑞”--璧、圭、琮、璜、璋,并配合阴阳五行说,与五方五色联系起来,璧最受重视。

(2)夏代玉器

近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不断获得形体长大的礼仪性玉器,器型以兵器为主,造型简洁。

(3)商代玉器

礼玉趋大型化,湖北盘龙城出土的青黄色玉戈(已折断)原总长达93厘米,是目前所知古玉戈中形体最大的例子。随葬玉器和礼玉的数量增多,尤以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为富。

① 玉器的分类

a.礼玉和仪仗用器,大体还沿袭二里头文化以来的庄重简洁的传统风格;

b.供玩赏的小型玉雕和装饰品,在数量上、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风格的多样化上都占优势。

② 玉器的制作

商代玉器还会运用“俏色”工艺和镂雕,都是工艺美术史上了不起的进步。

(4)周代玉器

礼玉趋于制度化,开始使用成组的葬玉,葬玉中的组玉佩和玉面具格外引人注目。代表遗址是山西北赵晋侯墓地和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

3.漆器工艺

(1)商周漆器

商代漆器生产水平相当高,代表有河北藁城商代墓葬出土的漆器残片,湖北蕲春出土的西周漆杯,商周漆器还运用镶嵌绿松石、贴金箔和镶嵌蚌泡、蚌片装饰(螺钿装饰的前身)。

(2)春秋战国漆器

① 春秋战国漆器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种类繁多,家具、生活用器、乐器、兵器附件等,普遍髹漆。旺盛的需求使漆器的生产、加工成为重要的手工业。

② 春秋战国漆器的分类

a.北方系统

山东沂水春秋墓、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等处的漆器,运用了镶嵌金贝、压花金箔以及用漆绘方式模仿蚌泡镶嵌等手法,装饰纹样沿袭了西周的青铜器纹饰。

b.南方系统

主要出于楚墓,造型、纹饰脱胎于青铜器,处理手法多见随意的变形与组合,图案强调运动感和节奏韵律感,一般不采用镶嵌手法,以 红、黑二色为主作平面绘饰,色彩单纯而强烈。战国--汉代漆绘艺术的巨大成就正是在南方系统上发展起来的。

③ 春秋战国漆器的代表遗址

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墓穴封存技术,迄今为止出土的战国漆器大部分出自南方的楚墓,数量丰富,品种多样,造型新颖,彩绘纹饰精美华丽,出现了情节性的漆画作品。

a.楚漆的风格

战国楚漆器的胎有木胎、竹胎和夹纶胎,色彩以红、黑色为主,彩绘花纹大部分采用有光的加油精制漆,绘在砑光的脱水精制漆髹成的漆面上。

b.代表作品

河南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锦瑟、朱绘黑漆大床、漆器木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漆器;湖北荆门包山大冢的漆棺。

④ 春秋战国漆器的功能

以实用功能为主的漆器开始在许多方面取代以意识形态功能为主的青铜礼器,这意味着周代礼仪制度的解体,也显示了新的社会观念、伦理意识的抬头,在楚国表现尤为鲜明突出。

4.丝绸织绣工艺

(1)丝织工艺

①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即有丝绸纺织品。

② 商代

丝织工艺继续发展,发明了多种纺织品组织结构,已出现绮、纱、缣、罗等品种。

③ 西周时期

已经有了两色以上彩丝的提花技术,织成了锦。

④ 战国时期

丝织工艺相当发达,纹饰从几何纹发展为动物纹,色彩更加丰富, 提花工艺更加复杂。山东临淄、湖南长沙等地的锦、绮,是汉锦的先声。江陵马山砖厂1号墓的织锦,织出的蟠龙、凤鸟、神兽、舞女等图案,色彩艳丽而变幻多端,证明当时复杂的提花技术。

(2)刺绣工艺

陕西宝鸡西周墓的刺绣残痕,是用辫子股针法在染过色的丝绸上绣出花纹线条,然后用毛笔填入大块颜色。而江陵马山1号战国楚墓的绣品(图1-40),数量丰富,(而且已经采用满绣技法,其图案以龙凤纹为主,也有虎纹,借鉴了青铜器纹饰对称纠结的组织手法。

 

六、建筑艺术

1.早期建筑遗存

(1)河南登封王城岗

距今4000年前,是用卵石作夯具筑成的两座城堡;在山西夏县也发现有同一时期的城址,都有可能是夏代遗址,但未能最后确认。

(2)河南偃师二里头

多数人认为是夏朝的都城遗址,但也有人认为是早商的成汤都城-- 西亳遗址。它是一组廊庑式的宫殿或宗庙建筑,布局基本上采用了中轴对称式,只是尚未达到完全均衡的程度。其主体建筑1号宫殿是一座建于夯土台基之上、坐北朝南的大型木构建筑,屋顶可能为重檐四坡式。宫殿四周有廊庑环绕,殿堂与大门之问是开阔的庭院。

(3)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二里岗商城

部分学者认为是商都西毫之所在。前者规模较大,总面积约有1.9 平方公里,城内的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宗庙遗址,城是宫室的扩大和延伸,而奴隶居住区和作坊位于城墙以外;后者设有石砌的排水渠道, 反映了排水技术的进步。

(4)盘龙城遗址

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是一座小规模的商城,面积约1.1平方公里,可能是商代二里岗期某一诸侯国的都城,从夯土台上的柱洞推测, 可能也运用了重檐屋顶。

(5)河南安阳殷都

商代后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约24平方公里,采用一种松散式的城市布局,宫殿区处于洹水的一个拐弯处,北面、东面临水, 西南有壕沟作防御。可分为北、中、南三区。北区可能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可能是朝廷、宗庙部分,布局大体符合“前朝后寝”,南区规模较 小,像是祭祀场所,奴隶住房仍是穴居。

(6)河北藁城商代村落遗址

民间建筑的代表,发现有11座房子,除个别为半地穴式建筑之外, 绝大多数已是夯土加土坯做墙、木柱做梁架的地面建筑,屋顶有四阿式和两坡水式两种。

2.建筑形制

(1)基本构造

① 外形是由夯土台、墙体和屋顶三部分构成,三部分的体量相差不大;

② 台基和屋顶是构成建筑外形风格、营造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③ 建筑布局也初见端倪,以大型宗庙或宫殿为中心,平面结构简明,又主要用纵向轴线构成整体性的建筑群落,形成有一定时间维度的观赏序列,营造出宏大气势,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2)四合院

① 代表遗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陕西岐山周原发现的西周早期宗庙(或宫殿) 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② 建造方式

a.采用走廊、围墙等把各个单体建筑连接起来,并按宗法和礼制的规定,依长幼尊卑安排位置;

b.房基建在夯土台基上,建筑组群以影壁、门道、前堂、过廊和后室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前后二进,布局严谨;

c.墙体皆夯土板筑而成,墙面和室内地面皆抹三合土(白灰、砂、黄泥),坚硬光滑;

d.房顶盖茅草,屋脊及天沟处已用少量的瓦;

e.没有发现城垣,可能也和殷都一样采用松散式布局。

(3)建筑形制的发展

① 西周

成熟的宗法分封制度,等级森严,诸侯之城的大小只有王城的三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城墙高度、道路宽度和各种重要建筑物的体量、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

② 春秋时期

a.各诸侯国纷纷打破了制度规定,出现了体量不一、格局多样的大量新兴城市。洛阳东周王城、春秋时的邯郸赵城、侯马晋故城、苏州吴阖闾城等提供了这一时期的城市实例。

b.开始有了城郭之制,城、郭分别指保护统治者的内城和看管人民(开始主要是为了防止奴隶流失,带有奴隶制崩溃时代的特征)的外城。

③ 战国时期

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手工业、商业繁荣,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如齐临淄、赵邯郸、楚郢都、魏大梁,都是诸侯统治据点兼工商业大城市。建筑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多样化,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和工具日益丰富。

3.建筑材料

(1)陶瓦

西周开始出现,春秋时已普遍,战国时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其图案纹样不但多姿多彩,还呈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陕西凤翔出土战国时期的秦国圆瓦当,以模印奔鹿、双獾、夔凤等动物图案为特色(图1- 41),风格矫健活泼,水平高于东方六国。

 

 

(2)砖

用砖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在凤翔春秋秦国都城遗址中出土了实心砖和印花空心砖,战国出现了大型空心砖,并应用于墓室建筑,空心砖上的模印装饰内容有几何纹、动物和人物骑射宴饮等,是后来秦汉画像砖的滥觞,但风格还深受青铜器纹饰的影响。

(3)斗拱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成功地解决了剪应力对梁架的破坏性问题,同时加深了屋檐外挑的深度及高度,有利于保护墙体,并且使建筑外观益加优美。洛阳出土的西周铜器“矢令簋”上可以看到梁柱式的栌斗结构(柱头坐斗),今人根据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龙凤铜方案, 复原出了中国最早的梁柱斗拱结构。

4.其他种类建筑

(1)高台建筑

① 制作方法

又称台榭,是用土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每座殿都以一个土台为中心,顶部用巨大的屋顶覆盖,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包,上下层叠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外观宏伟,其内部空间并不开敞、舒适,以突出统治者的威势。

② 代表遗址

齐国临淄故城的桓公台,河北易县燕下都的武阳台与张公台,邯郸赵王城的龙台等。

(2)陵园

① 陵园的功能

陵园是埋葬帝王及其后妃的地下墓室、地面封土、祭祀建筑群、庭园以及围护的城垣构成的宏大建筑群。由于古人“事死如生”的传统,陵园是可与都邑宫廷分庭抗礼的建筑艺术形式。

② 代表遗址

a.殷墟后岗大墓,平面呈“亚”字形,墓道四出,形制规整,并呈阶梯式逐级向下收缩,层次分明,犹如一座倒立的宏大庄严的神坛;

b.殷墟妇好墓上采用了祭祀享堂的形式;

c.战国中山王陵1号经过“兆域图”复原全貌后,呈横长方形,为典型的中轴对称式布局,由两重城垣、“凸”字形的覆斗状封土和高高在上的巨大享堂构成,王陵居中,各建筑之间依地位不同有鲜明的尺度和层次变化,是战国王陵的典型,也可看作秦始皇陵的原型。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