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头条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人

清静无为的油画家杨毅达自述

 

这是我写于07年的一篇文章,当时在家乡对艺术探索过程中所总接出来的。关于这个标题,她既是我对外的宣言,同时:也是我对于艺术追求的一个总目标。

在绘画方面,我一直遵循道家的思想精髓,即:“清静无为”。在绘画的理论上,老子并没有提出什么指导性的思想,只是一句“五色令人目盲”,但到后来却为中国画坛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大道来。

自西方艺术被引进国门之后,我们必须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墨分五彩”。只有缤纷的色彩,才是构成社会的真实基础。所以,我认为“五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但这与道家所追求“清静无为”、“淡泊”等、似乎又是不相通、不相容的。即使如此,也同样有人在追求,总希望将道家的思想融入其中。比如:抽象艺术家赵无极,他便是在追求道家的馄饨世界。而我也在追求着,不过所追求的是道家的“静”,而非“淡泊”。我总认为,中国文人笔下所出现的“淡泊”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所逼迫出来的。而现今的社会,正是走向开放、自由的时代。时代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改良、思维的转换。

万物之间,虽然看上去都是默默无闻,但都有一种对生命本源的渴望。比如说树木吧,它的生长、它的对阳光的需求、对生命的热爱,我们单靠一双眼睛是无法观察到它的这一切动机。在接受阳光较多的一面,其年轮就会密,反之则稀。在这一点上,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静中有动”吧!

那么我们怎样将“五色令人目盲”的纯精神领域、和“墨分五彩”的现实空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毕加索从黑人面具中所得到的提示,给了我们以很好的突破口。非洲的黑人面具是作为原始人从心理上来克服自然界与面具之间一种力量的均衡,从而使原始人获得了理想和现实双层相结合的空间。如果我们把面具看成是一个实体的话,那么,自然界中的敌对力量则是一个虚体。但对于当时的原始人来说,自然界中的敌对力量是一个实体;而面具则是一个虚体(即精神力量),这是一个相互转换的过程,与美是毫无关系的。原始人群则是直接的参与者,这就是面具所起的作用。通过面具,人与自然有机的结合了,两种敌对的力量也就因此而抵消了、统一了,也因此而为原始人获得了生存空间。

而现今的社会呢?人类的主题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等,是一个、个性鲜明、色彩鲜艳、并需要互为关怀的时代。所以,就绘画来说,从“五色令人目盲”到“墨分五彩”,就属于一种思维上的转换。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因为都具有一种对生命本能的渴望。所以,占有欲、就成了所有生命体之间的通病,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约束和关怀,即使作为地球的主人-------人类自身来说,同样也意味着走向毁灭。故平等与自由,更需要有相互约束与关怀为前题。但凡生生不息的世界,都是因为具有这一动机。所以说,相互制约是达成统一的基本条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只不过我们从事物的表面看不到的缘故罢了。

所有,我们必须在“清静无为”的基础上转换为“以静制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就文化的渊源来说,东方的是以“静”为主,西方的是以“动”为根。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相互经过剧烈的冲撞之后,便是“动”与“静”两者之间的统一。这是历史的趋势,是谁也阻止不了的现实状况。所以我选择了“墨分五彩“的油画,它由于其色彩的丰富性、现实性和稳重性,是中国画所不能比拟的,又因为它一笔不过三寸,从而也造成了用笔上的局限性。为此,我在绘画上运用了中国的文化元素,以追求“静”作为起点,这不是指画面上简单的“静”,而是一种心灵上的“静”。即“清静无为”,以朴实无华为本,以追求笔与笔之间的起与藏、进与退。从而造成一种形与势的有效结合,形是展示事物的一种符号;而势则是借助于形之上。有形无势,是一种躯壳;而有势无形,则又成为一种虚无缥缈,无实体可言。只有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才能做到“虚”与“实”、“动”与“静”的有效结合,互为统一。

由于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那么中国文化所讲究的“静”,是不是就没有激情呢?不是,中国人由于注重“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故而更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一种势的表达;讲究气运生动、讲究意在笔先。毕加索就曾说过西方有技术而无艺术。故同样是线条,油画就远远不如国画线条的生动活泼,因而缺少灵气。

为了反映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我在用色上也是以很纯的色彩来作画。可以想象,任何物体,只有当它静下来的时候,就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这时中国文化中的“静”便很好的取代了这个时代的需求。此时如果用“墨分五彩”的色彩观来表达的话,它们就会一个个色泽鲜艳、个性十足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通过纯化之后的树木、天空等,都成了一个个独立体。而这种独立体又与我们当今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是相通的。所以,观众会十分惊奇的发现,这些个性十足的色彩在我的画面中又被有机的融合了,使之相互统一,它们被各自之间的色彩抵消了。就似黑人面具一样,通过两者之间的敌对力量使之相互均衡、融洽。只是不同的是在黑人面具中,人是直接的参与者;而在我的画中,人变成了欣赏着。这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

孔夫子曾经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仁矣”。这刚毅、木讷就是仁的一种性格特征。为此,我将每一个物体十分清晰的画了出来,但又和常规的物象有所区别。只有这样,才会很好的表达一个人的朴实心态,使之忘记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欲望,从而达到“清静无为”的目的。

现今的社会,我们在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互抵消、融洽,就是一种相互关怀的体现,谁也不会因此而突出自己的特色,但谁都显得很有特色。这不但是各种色彩的本色,更是自然万物的本色。在这里,我的表达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只要我不断的去追求,我想,最终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所以,我的作品讲究的是一个朴实无华、刚毅木讷,而非巧夺天工。同时也只有心灵朴实之人,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我没有激情,只有朴实。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All things, though seemingly unknown, have a desire for the origin of life. For example, trees, their growth, their need for sunshine, their love for life, we can not observe all of their motives with only one pair of eyes. On the sunny side, the rings will be dense and vice versa. At this point, maybe we can call it "moving in silence".

 

So how can we organically combine the pure spiritual realm of "five colors make people blind" with the realistic space of "five colors in ink"? Picasso's tips from black masks give us a good breakthrough. African black masks, as primitive people, overcome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nature and masks psychologically, thus enabling primitive people to obtain the space of combining ideal and reality. If we regard the mask as an entity, then the hostile forces in nature are a virtual entity. But for the primitive people at that time, the hostile force in nature was an entity, while the mask was a virtual body (i.e. spiritual force), which was a process of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had nothing to do with beauty. The primitive population is the direct participant, which is the role of the mask. Through masks, man and nature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and the two hostile forces are thus offset and unified, and thus the primitive people have a living space.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

美术网相关文章 艺术名人最新 艺术名家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