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头条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人

陈半丁的绘画艺术

  从艺经历

  陈半丁,清光绪二年四月(1876年5月)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陈半丁在1938年曾刻 《光绪丙子四月我生》印。陈半丁名年,字静山,因为双生,号半丁,为此陈半丁刻《陈半丁丙子双生千秋》印记之。常题于画上的有:半叟、聋叟、半痴、半翁、辟禅、半丁老、半丁父、半野老、老复丁、不舍老人、静庐老人、山阴半叟、稽山半老、山阴道上人、鉴湖钓徒、江南布衣、不须老人、蓬莱山民、藐视头陀等;斋馆有:竹环斋、天风阁、抱一轩、敬涤堂、五亩之园、一根草堂、二树草堂、梦月草堂、二树山馆、莫自鸣馆等。

  陈半丁6岁丧母,9岁丧父,幼年失学,生活凄苦。他在《自传》中说自己15岁时就迷上了绘画“嗜书画入骨,饥饿尤不顾也”。 1894年其表叔吴隐自上海回绍兴,因严信厚家拓《七家印谱》缺少人手,遂将陈半丁带至上海严家做伙计,这可以说是陈半丁人生的转折点。当时的严家聘请了吴昌硕等海上名家,使得陈半丁有机会接受吴昌硕的指导。陈半丁在上海的十余年间,还先后得到了任伯年、蒲华等名家的教诲,为其日后在京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严信厚之子严子均邀请陈半丁到他家作画,当时严子均任宁波会馆董事,会馆中很多任伯年的画需要复制,于是陈半丁便在严家临摹任伯年的画作。一日他正在作画时被金城所见,金城很是欣赏,打算邀请陈半丁同来北京。陈半丁到北京后,最初是住在金城家中,后因肃亲王善耆要为吴柳堂侍御画像,金城将陈半丁推荐到肃亲王府,肃亲王对他大为赏识。1922年,肃亲王在旅顺故去,陈半丁为报昔日的知遇之恩,在大连两次举办个人画展,卖画款数十万(旧价),全部用作肃亲王灵柩返京的费用。“国人举办画展,陈半老盖为开创的第一人”。①

  陈半丁从肃亲王府出来后,开始时卖画生意颇不如意,这种情况持续到1910年。这年他邀请吴昌硕来到了北京,吴昌硕来京后,盘桓数月,将陈半丁推介于当时的北平艺术圈,并亲自为陈半丁订立画润:

  整张:四尺四两,五尺六两,六尺八两,八尺拾贰两。条幅:视整张减半。册页、纨折扇:每件一两。半丁旧□(友),性嗜□(古),能刻画,写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中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为定润目如右。庚戌长夏,吴俊卿。刻印:每字壹两。砚铭:另议。

  吴昌硕的大力推介使陈半丁声名鹊起。

  同样的,陈半丁对于自己的弟子,也是费尽心力。1939年,陈半丁在上海收尤无曲为弟子,后尤无曲随陈半丁来京,据陈半丁的家人回忆道,尤无曲每周都会带着画作前往陈半丁的家中求教。陈半丁每与京城名流交往都带尤无曲同去,还出示自己的藏品供尤无曲学习借鉴。1941年,陈半丁在中山公园水榭为尤无曲举办画展,尤无曲曾满怀感激地回忆因当时自己的书法功力还不够,当时画展中的一百余幅作品大多是半丁老人亲自题写的,陈半丁邀请了社会名流前来,齐白石为尤无曲书写了润例,还买下了展览中最贵的一幅作品,并且拉着尤无曲的手说“你有个好老师,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齐白石与陈半丁同在北京,二人对于彼此的艺术也是惺惺相惜。齐白石在《壬戌杂记》中写道:

  陈半丁,山阴人,前四五年相识人也。余为题手卷云:半丁居燕京八年,缶老、师曾外,知者无多人,盖画极高耳。余知其名,闻于师曾。一日于书画助赈会得观其画,喜之。少顷,见其人,则如旧识。是夜余往谈,甚洽。出康对山山水与观。且自言阅前朝诸巨家之山水,以恒河沙数之笔墨,仅得匠家板刻而已。后之好事者,论石谷笔下有金刚杵,殊可笑倒吾侪。此卷不同若辈,故购藏之,老萍可为题记否?余以为半丁知言,遂书于卷末。
齐白石还将自己的三子齐子如送到半丁门下,成为陈半丁的得意门生。

  绘画艺术

  陈半丁花卉、山水、人物兼擅,以花鸟、山水画最为著名。陈半丁是“运古派”的高手,他“一方面研究古法不遗余力,一方面发挥个性,表现自我,务以古人成法,运以自然邱壑,加以个人的理想化,造成一种与古不背,却与古不同的,不即不离的绘画。”②

  当时花鸟画坛的大环境是“乾嘉以后,习花卉者,不学南田,即追踪白阳青藤,或规范复堂,师法新罗……会稽赵賈叔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先河,山阴任伯年颐,工力天才有余,而古厚不足,……安吉吴缶庐昌硕,四十以后学画,初师賈叔、伯年,参以青藤、八大,以金石篆籀之学出之,雄肆朴茂,不守绳墨,为后海派领袖。使清末花卉画,得一新趋向”③。陈半丁的花鸟最初学习吴昌硕、任伯年。在他1908年所作的《秋花秋食》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伯年的影子。他“1924年所作《墨牡丹》扇,大体上都不出缶老规范:花以吴氏的点法写成,枝叶都力求朴厚拙重气息,题字也是一派吴氏风貌。……1925年所作的《牡丹图》轴与缶翁几可乱真,花、苞、叶、枝干及数墨点都极为神似,也见功力,只不过花朵将缶翁的圆点变成长点,石头略逊之”④。来京后他由专师吴昌硕、任伯年而溯源青藤、白阳、八大及扬州画派、金陵画派。陈半丁临习徐渭的作品很多,但临作的面貌不尽相同,作于1956年的《墨葡萄》 是“只求神似不求圆”,笔法恣意,水墨淋漓,完全是徐渭式的狂放不羁。而1943年创作的《临徐青藤花卉册》画面中的物象并不完全背离真实,造型简约而严谨,是将青藤白阳融于一体的感觉。对于同一题材陈半丁是广师博览。比如他梅花题材的作品,1932年创作的《梅花扇》笔墨古雅,受金农的影响,1935年所作的《花卉四条屏》中的梅花条可见他对于汪士慎赵之谦的学习,1940年的《梅花竹石图》中的梅花有八大的韵致。他还有大量吴昌硕风格的梅花作品,比如1962年创作的《梅、石、水仙》与1964年创作的《牡丹梅花》。他的花卉画造型严谨,如“菊叶是怎样长的,梅花枝干是怎么生的,都合乎它们的生长规律。凡那些‘笔不到处’往往已经‘意到’”⑤。“他善画牡丹、菊花、紫藤、荷花,……常以洗练、概括的笔墨和艳丽沉着的色彩,表现不同环境气候下花卉鸟兽的不同容貌和姿态,其笔墨苍润朴拙,含蓄有力,构图上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统一中有变化”⑥。陈半丁的弟子尤无曲回忆道:“陈先生从传统中来,他画的是陈白阳再加吴昌硕。” 陈半丁既师法古人笔墨,又深谙民众的审美心理,将文人高雅笔墨与世俗人情,以及市民的审美喜好相结合,因而他的花卉作品雅俗共赏。“但有时关注形似使他放不开手脚,故有人称其画为‘小写意’;有时留恋色彩的浓艳与真实,难免使画作‘失去魂魄,五色无主’”。⑦

  20世纪初的山水画家不再甘于临摹“四王”,往往由“四王”上溯明代、宋元乃至五代诸家,同时临习“四僧”,“扬州画派”的风气盛行一时,陈半丁置身其中,山水画走的也是相同的路子,由“四王”入手,主要师法石涛,于石涛画风中加入宋元古意,形成个人苍润秀美,简约疏放的面貌。从其早年所作的几幅绢本山水中可以了解他从临习“四王”入手,只是早年的作品稍欠笔力。其作于1948年的《竹溪清话》,1949年的《拟郭河阳〈秋山图〉》都是一派宋元人气象。有趣的是他一幅作于1935年的《山水画》中题道“略师梅道人”,画面中一派南国景色,画面近景是湖边石岸;中景是柳堤及茅屋、人物,中景右侧有间茅舍,一捧物童子从茅屋中走出,中部茅舍外有三人围坐,岸边的柳树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向一边;远景是远山。相对于传统的“三段式”构图方式,此幅作品中的近中远景呈三条平行线。画中的山石以湿笔画出,虽用湿笔,但不含混,笔路清晰。梅道人吴镇向来以湿笔重墨画山水,构图奇险。此幅作品构图新颖、奇而不险,画中颇具宋人笔意,画风古雅清新,与吴镇似无太大关系。1930年创作的《浔阳琵琶》中题道“略以大涤子法写之”。此作品“既汲取原济讲究墨法,纵横跌宕的气势,又善于结合元、明两代文人山水的蕴藉温润”⑧。1908年的《临清湘山水册》和1910年的《临大涤子山水册》,选取了石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临清湘山水册》画面多选取近中景,用笔紧致,用墨水气淋漓,将沈周石涛、宋元风格相杂糅。《临大涤子山水册》构图复杂,用笔较前作细碎,学石涛的干笔皴法,但整幅画作山石树木的造型又不全似大涤子,他是在有技巧的巧妙地学习石涛。其画于1965年的《隔浦群山》与画于1943年的《石桥观瀑图》都是“意在董巨之间”。但是1943年的作品中石涛的痕迹似比董巨更为明显,画面中“用了许多大墨点来强调画面上的一致性”⑨。在山石的造型上采用石涛的方形的山石结体形式。1965年的《隔浦群山》采取高远构图法,画面境界开阔,山头以焦墨点苔,山石用干笔皴擦,设色古雅,得董巨“平淡天真”意味。

  陈半丁是一个“兼宗数家者……能兼蓄并收,不限一格,不拘一隅……能脱去一人的羁绊采取众人的所长,因所习既多,自然能将名家于不知不觉中参合为一,以形成自己的面目”⑩。陈半丁的花卉主调是“陈白阳再加吴昌硕”,他将吴昌硕、赵之谦金石书法的苍劲寓于画中,将华新罗的清俊,金冬心、汪士慎的疏放掺杂进去,同时习得青藤、白阳的水墨淋漓,所以他的花卉画中少了几分吴氏横扫千军的霸气,多了几分俊秀清新润泽,老练而不重拙,清秀而不怯弱。陈半丁的山水画主要习石涛,但是在石涛中加入宋元高古意趣,同时将石涛的笔法、墨法加以简化,形成一种更为疏放古雅的个人风格。

  陈半丁的临习对象乃是当时社会、当时画坛的某一派的共同选择,当时的画坛“革新派”与“传统派”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看似热闹非常的画坛其实只有两种选择。“画家在选择画风时,并不是全然自由的,……各类型绘画在渊源上的复杂性……画家风格的选择早已形成一套理则结构,不同风格意味着不同的深度内涵”。作为“平常谈艺,没有不提到‘缶老’的”吴昌硕亲授弟子,陈师曾和金城的好友,他当然地选择了金石派与传统阵线。

  但是作为20世纪初期到中期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将海派画风带入北京画坛的先锋人物,今天的人们忘却了他曾有的辉煌及艺术的成就,陈半丁绘画的艺术价值在当代艺术市场上被低估,这既有因研究的空缺所导致的认识空白,也有因宣传不够导致的知之甚少。但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画坛,一个呼唤传统回归的当代,陈半丁绘画的艺术价值更值得被重新认识。

  (作者单位:首都博物馆)

  注释

  ①双槿《陈半丁的“半丁”的由来》,载《生生画刊》,民国36年8月17日,转引自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第238页。

  ②俞剑华《现代中国画坛的状况》,载《百年中国美术经典文库—传统美术1896-1949》,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1版,171页。

  ③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1版。

  ④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河北美术出版社,第83页。

  ⑤启功《回忆陈半丁先生》,《中国书画》第18期。转引自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第238页。

  ⑥白巍《齐白石》,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转引自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第240页。

  ⑦朱京生《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半丁》,河北美术出版社,第133页。

  ⑧杨丹霞《民国时期“京派”山水画溯源》,载《一代风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43页。

  ⑨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⑩俞剑华《现代中国画坛的状况》,172页。

  高居翰《气势撼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121页。

来源:网络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

美术网相关文章 艺术名人最新 艺术名家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