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鉴赏基础知识

历代书画鉴定使用的方法 1

下面要专门探究在书画鉴定上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从民国以前向上推,鉴定主要是依靠著录,但都是按照作品内容现状加以描述,所得的是正面材料,很难找到具有对立面的、启发性的材料,致使停留在一般理解,即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后来的鉴藏家也靠著录行事,就是今日文物拍卖行,还在使用此种方法,虽然未可厚非,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的鉴藏家,单凭著录为准,未必算是真正的鉴藏者,也只能是好事者,或者爱好者。事实上,历代载人著录之作品,毕竟少而又少,而未曾入著录之作,真迹多有。何况历代著录内并非全部可靠,就是在早期最有权威性的《宣和书(画)谱》中亦有不少误断,如唐张旭《古诗四帖》误为南朝谢灵运墨迹;赵佶题签韩混《文苑图》乃唐以后之作。清中期安岐《墨缘汇观》在鉴藏著作中享有颇高信誉,其认定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见右图)三拼绢水墨大轴,就是后来的摹本,严格说也属于旧赝品一类。问题不能照著录办事,需要各自的鉴别能力或眼光,一靠广泛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二靠对美术史的深入理解,三靠博闻强记,四靠阅览大量真作品。一句话,就是要有清晰的学识和实践的经验,二者不可偏废。过去,经常出现学识和经验长期分离的现象,以致面对眼前作品有时在判断上会出现一些误差,并不为奇。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当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话又得说回来,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法书名画的收藏者,不外达官显贵,再就是骚人墨客,他们最有权力从事这方面的品鉴工作,却由于官府和民间的隔离,藏家之间彼此保密,不肯轻易示人,即使具备各种良好条件的鉴定家,也必然受到极大的局限,这就是历代著录或多或少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因素之所在。民间出现鉴别人才,为时很晚,由于社会背景起着决定作用。明清两代的古玩业日臻发达,趋于完善,作为官宦土大夫之间的桥梁,当然从事的是一种商业行为,老板和门徒起初未必通晓鉴别知识,更不用谈真赝之分。为了做好本行的业务,日就月将,受到收藏家方面的熏陶,尽管不具备以上客观条件,但从经验中却获得一些不同程度的体验,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感性知识。多少年来,他们就是靠经验来识别法书名画的真伪,不能说完全不可靠,确实大有参考之处。清初古玩商吴其贞诸人撰写的《大观录》、《书画记》等作,都是凭多年积累的经验,提高到一定理性阶段认识客观事物的。再由于历史的原因,复制古书画以及作坊画商作伪之风,日甚一日,手法翻新,不一而足,因此为书画鉴定带来诸多困难。如果说经验丰富的鉴藏家对一般的伪迹尚可作出判断,而对于精工的摹本,尤其是出自同时,或晚于作者的复制之作,时间久远,兼之原件不易寻觅,鉴定就会发生难以逾越的困难。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