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名家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网知识 > 常识 > 民间艺术网
全部 书法知识常识绘画基本知识素描基础知识版画入门常识雕塑设计常识建筑知识杂志民俗工艺常识摄影入门知识国画收藏常识油画收藏常识篆刻入门知识书画鉴赏知识收藏知识网书画保养常识紫砂入门知识民间艺术网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
民间美术

中国美术网 3217浏览

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
织绣鉴别招数多

中国美术网 3247浏览

织绣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构成了各种优美图案、花纹或文字。它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我国的织绣以年代、产地、制作工艺、产...
缂丝辨名

中国美术网 2497浏览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依靠绕纬换彩而显花的精美丝织物。缂丝最大的特点是通经断纬,在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痕,似刀镂刻状,古...
京绣收藏须知

中国美术网 2620浏览

面对五彩缤纷、令人眩目的众多绣品,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京绣品呢?除了了解“京绣”艺术的基本特征(详细内容参见《博物杂谈•京绣被遗忘的传奇》),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
巧妙传神的顾绣艺术

中国美术网 2861浏览

顾绣,是指以上海顾名世一家的刺绣技法和风格为代表的刺绣品。至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顾名世时开始著称。顾名世多年为官,晚年修筑露香园颐养天年,因此顾绣又被称为“香园顾绣”...
中国的“四大名绣”

中国美术网 2015浏览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
苏绣艺术价值的鉴别标准

中国美术网 2235浏览

苏绣是一项手工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目前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别。  一件好的苏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苏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一般通...
采冬桑叶

中国美术网 2434浏览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四川西部。每年冬至日,人们纷纷到野外田间采摘桑叶,一些有小孩的人家采得更多。然后晾挂在、屋檐通风处,或晒干收藏好以备家人清热止咳用。民谣说:“吃了冬桑叶,清热又止咳...
龙灯开光

中国美术网 2515浏览

汉族民间岁时旧俗。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杭州吴山的山右有龙王庙,俗称“龙王堂”。农历正月十二,城厢内外的各路龙灯都要到庙挂红点睛,称为“龙灯开光”。这一天...
利市羹

中国美术网 3368浏览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浙江宁海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人们以栗麦与其他食物混合煮成汤,分甜、咸两种,全家共饮,认为全年可获吉利,因此得名。...
立夏饭

中国美术网 1952浏览

也叫“烧夏夏饭”。旧时汉族儿童立夏日烧的饭。流行于湘江杭州地区。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立夏日将兜得的米在露天煮饭,饭...
立秋节

中国美术网 2086浏览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过节。在周代,此日一辈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西郊迎秋,祭奠。汉代民间以立秋在朝在夜,占卜天气凉热,在“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立春开土

中国美术网 2177浏览

仫佬族岁时旧俗。流行于广西罗城东门等地。立春前一日,村民云集县城东效“春牛亭”。县太爷鞭打耕牛,犁地三下,表示春耕开始。次日立春,庭长分点谷种给各户,各家以谷种、酒肉祭祖。祭毕...
理胎发

中国美术网 2474浏览

旧时汉族育儿风俗。流行于台湾竺地。男婴出生24天,女孩出生20天,或到满月,要在产房内举行理胎发仪式。剃发时,要将12颗小石、12枚铜钱、12只红鸡蛋放在水盆中。剃后,取出红蛋,在婴儿头上轻滚三下,又...
分龙日

中国美术网 2797浏览

旧俗五月二十为“分龙日”,各地民间聚“水龙”作消防演习,又称“水龙会”。嘉兴“水龙会”集中在南湖举行。此...
天生日

中国美术网 2903浏览

旧俗正月初九为“天生日”,即玉皇大帝生日。民国时期,善男信女去城内玄妙观进香,礼拜玉帝塑像。观中设罗天大醮三日,末一天“上天表”,布施者名列&ldquo...
二月初二

中国美术网 3172浏览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称土地诞辰。人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ldqu...
赠金钥匙

中国美术网 2795浏览

赠金钥匙(riteofpresentingavisitorthegoldenkey)  西方国家或城市向来访贵宾表示友好和崇敬所赠予的象征性礼物,并须举行赠予仪式。这种仪式起源于古代欧洲。当时欧洲城市...
分圈子肉

中国美术网 2968浏览

汉族民间宗桃旧俗。流行于湖南宜章等地。“圈子肉”,因用竹片穿上若干肉块,弯成圆圈而得名。每年农历清明节,当地农村各宗族。集体杀猪,做圈子肉。先祭祖,后将肉按人口分发,一人一块,...
送花盘

中国美术网 3102浏览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遇有家人生病时,需请端公或自家举行此仪式。届时,备好香烛纸钱,用碗装一点米饭,置于一大盘中,再把盘送到病人床前踏板上,由端公或家属进行祈祷。祷毕,将盘送到岔路口,祝祭...
祭牧神节

中国美术网 2389浏览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日,是摩梭人祭奠牧神的节日,摩梭语“耕旦”。届时所有摩梭人家都要做很丰盛的早餐。早餐食谱中必须有猪心子、香肠、猪蹄子、灌猪脚、猪舌以及油煎粑粑等肉食品种。吃饭...
回回帽

中国美术网 2372浏览

回回帽  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传统男帽,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  回回帽从...
辛公义

中国美术网 2044浏览

【《隋书?循吏传》中的记载】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从...
灯盏

中国美术网 3030浏览

东汉时期青瓷灯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之前的青铜灯具。到了六朝时期,灯盏的造型已经基本定型为油盏、托柱、承盘三个部分。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灯盏,出现了将托柱做成熊的造形,并在承盘下安三个兽形或者是蹄形足。...
人祭

中国美术网 2775浏览

古代祭奠礼俗。即杀人作祭品来祭奠神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其时处于野蛮阶段,生产力低下,凡俘虏,通常妇女娶为妻,儿童或收养或杀害,男子则杀祭于祖先灵前,以告胜利。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曾发现龙山文化杀...
美术网艺荐
会员 百科 客服
公众号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进入公众号
范汉成
朱晓昀
唐雨堤
陈关贤
吴金平
徐秀丽
陈书文
魏运成
弗朗斯·弗兰肯Frans Francken the Younger
朱塞佩 · 玛丽亚 · 克雷斯皮Giuseppe Maria Crespi
唐伯虎最著名的不是诗,而是他所画的《秘戏图》
古代性文化“秘戏图”鲜为人知的四大用途
古代秘戏图,古代的性教育宝典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浮世春梦—浮世绘中的春画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
西周时期的“春宫”是什么? 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金瓶梅》改编成芭蕾舞剧在蒙特利尔上演
中国古代春宫图的拍卖行情参考
古代房中秘术揭秘皇家子嗣性教育:进一步了解秘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