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名家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网知识 > 美术史 > 中国篆刻史
全部 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史综合中国书法史中国篆刻史工艺美术史摄影史建筑史绘画史版画史雕塑史民间艺术史艺术概论文史
篆刻词汇

中国美术网 2608浏览

刻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因印章字體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澆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鐫...
篆刻词汇

中国美术网 1925浏览

刻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因印章字體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澆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鐫...
中国现代书法篆刻

中国美术网 2248浏览

中国1912年以来的书法篆刻。清代末年,由于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存世的古代书迹,包括近世出土的殷墟的甲骨、齐鲁的封泥、西域的简牍、河洛的墓志以及帛书、纸卷等,大量影印,流传甚广,加上各种形式展览...
中国篆刻史

中国美术网 3232浏览

“印章”又名“印”,古称“玺”,研究印章称为“印学”。印章是我国的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略有不同,故又叫作“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
中國的篆刻藝術

中国美术网 2420浏览

中國的篆刻藝術是從古代印章藝術發展而來的。瞭解篆刻藝術,必須首先瞭解印章藝術。篆刻中國篆刻是以書法字體結合鐫刻製作印章的一種藝術。它于方寸之中、紅白之間創造各種美的結構和形式。因其字體多為篆書所以稱篆...
篆刻病印評改200例

中国美术网 2915浏览

不重覆古人,也不重覆自我。以虛帶實。治心為上,治技為下。唯學人有自我之見地,出人設想,其作方能以心制技,不落俗套,不囿舊格而顯露出純屬自我的創造才能。治心為靈魂,而治技為身骨之說。一點欠安,全印皆失。...
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篆书艺术

中国美术网 2913浏览

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郭沫若认为篆书是官书之称。甲骨和金文是小篆。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实际上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
篆刻病印評改200例

中国美术网 2805浏览

不重覆古人,也不重覆自我。以虛帶實。治心為上,治技為下。唯學人有自我之見地,出人設想,其作方能以心制技,不落俗套,不囿舊格而顯露出純屬自我的創造才能。治心為靈魂,而治技為身骨之說。一點欠安,全印皆失。...
篆刻词汇

中国美术网 2350浏览

刻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因印章字體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澆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鐫...
中國的篆刻藝術

中国美术网 2366浏览

中國的篆刻藝術是從古代印章藝術發展而來的。瞭解篆刻藝術,必須首先瞭解印章藝術。篆刻中國篆刻是以書法字體結合鐫刻製作印章的一種藝術。它于方寸之中、紅白之間創造各種美的結構和形式。因其字體多為篆書所以稱篆...
中国篆刻史

中国美术网 1856浏览

“印章”又名“印”,古称“玺”,研究印章称为“印学”。印章是我国的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
中国现代书法篆刻

中国美术网 2153浏览

中国1912年以来的书法篆刻。清代末年,由于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存世的古代书迹,包括近世出土的殷墟的甲骨、齐鲁的封泥、西域的简牍、河洛的墓志以及帛书、纸卷等,大量影印,流传甚广,加上各种形式展览...
中国印章篆刻发展述略(1)

中国美术网 2011浏览

内容提要:  结合由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中国印热,本文从中国印学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印章的起源与上古契刻传统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论述了秦汉印章在我国印学史上的地位、艺术价值以及其辉煌...
中国印章篆刻发展述略(3)

中国美术网 1825浏览

五、承前启后  清末民初是我国篆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印风的整合总结和对近现代印风的开创。  一时的风气总是在一定目的的导引下而形成的,同时风气的发展又会促进对初始目的的认识。承...
中国印章篆刻发展述略(2)

中国美术网 2666浏览

四、上下求索  如果说文字与篆法是篆刻的灵魂,那么印材就是篆刻的肉体了。文人治印从唐及宋而又及于元,在“灵魂”上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由于传统的印材较为坚硬,难于镌刻,使得文人治...
中国篆刻发展史

中国美术网 3088浏览

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个开拓者,兼善真、草、隶、篆四体书。他的篆刻,早期师法徽派,又受程邃的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以石鼓文、汉碑篆额等笔意,为印外求印开拓了新的途径。因邓石如是安徽人,故他...
印章历史及种类

中国美术网 2167浏览

中国印(篆刻),连同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如果以字释意,“印”字的左半部是个“爪”字,即手,右半部是个“节”字,...
篆刻的历史

中国美术网 2604浏览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也作”钤”)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中国美术网 2339浏览

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古玺《易敞邑圣□卢之□》  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古...
中国篆刻艺术史简论

中国美术网 3039浏览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500年...
篆刻歷史

中国美术网 2474浏览

「篆刻」二字,最初見於楊雄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是也。」篆刻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篆刻專指後人所謂的治印之學;廣義的篆刻則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紀元前一千三百年前,中國人就已經使用印章,在春秋戰國...
秦刻石与小篆

中国美术网 3130浏览

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随之大量出...
宋刻本:一页千金的稀世瑰宝

中国美术网 2035浏览

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  宋版蜀刻本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褒扬,也被收藏界视作价值不菲的绝妙艺术瑰宝...
秦代刻石上的斯篆

中国美术网 3053浏览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曾先后多次巡行天下,所到之处立碑刻石,宣扬功德。秦刻石原有6处,为丞相李斯所书,是为标准的秦代小篆。但因年代久远,四处刻石早已亡佚,现仅存《泰山刻石》10个字,《琅琊...
清末民初铜印章

中国美术网 3167浏览

传统的印章用料主要有金、银、铜、象牙、石等,其中铜印章起源于东周,年代久远,而且使用范围广、数量大,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官印或私印。铜印章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铜的冶炼铸造得到发展,又较之金银来源丰富,而且...
会员 百科 客服
公众号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进入公众号
蔡建刚
凌立如
金荣绂
曹凤池
方绚春
薛良彪
张静
曾宗寅
宋子龙
弗朗茨·斐迪南Franz Dvorák
马未都:中国古代“春宫”文化实为古代性文化
鱼水之欢 世界各国绝美的情色艺术-中国古代秘戏绘画全集
性文化之古人为何把秘戏图贴门上或吊房梁上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西周时期的“春宫”是什么? 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日本浮世绘春宫绘画-情色美学中的艺术价值
古代秘戏图的作用与发展
胡也佛金瓶梅图册-古人如何用秘戏图教性知识